水果伊甸純素有機農場週報 第42期

水果伊甸純素有機農場週報 第42期, 2012.06.25

水果伊甸純素有機農場周报與朋友們分享本週最新有機水果蔬宅送價目表及與健康、飲食、養生、環保等相關資訊。如果您不需要此電郵或
想直接到週報網站閱讀,請與我聯繫,我會馬上把您的電郵地址從這個電郵群發組裡移除。如果您认为此周报有益,请和您的朋友熟人分享。

水果伊甸純素有機農場周报網址: https://fruiteden2.wordpress.com/newsletter/
歡迎任何感興趣的朋友加入本群發組,請致電: fruit.eden@gmail.com

================================================================

本期目錄:

本週準備供應的有機果蔬

與健康、飲食、養生、環保等相關資訊:

  1. 夏日熱情來襲 你最該吃的六大養生食物
  2. 发酵卷心菜最健康
  3. 有酵素食
  4. 自己拉筋拉好了20年的腰痛
  5. 父母与孩子的四种因缘
  6. 如何做一個好母親
  7. 冰火兩重天 加東發炎熱警報加西苦盼夏
  8. 「半農半X」生活
  9. 安金磊觀點-關於農業
  10. 道德是生命的靈魂

================================================================
本週準備供應的有機果蔬:

  • 水果伊甸純素有機農場自然農耕種植的蔬菜:  雪豆 (veganic snow pea),   $3.75 / bag (approx. 200 g)
  • 有機香蕉(organic banana), unlimited, 墨西哥: $2.50 / 袋 (約2磅)
  • 有機芒果Tommy Atkins, 中等大(organic mango tommy atkins),墨西哥: $2.25 / 個 
  • 有機羅馬甜瓜(organic melon cantaloupe),約3.3磅,墨西哥: $5.75 / 個 
  • 有機無子西瓜(organic watermelon, seedless),加州: $1.25 / 磅 
  • 有機草莓(organic strawberries), Driscoll,加州/ 墨西哥: $6.60 $6.00 / 1 磅 (1盒)
  • 有機牛油果 (organic avocado),中等大,promich,墨西哥:  $1.95 $1.65 / 個 (一個約170 ~ 200克)
  • 有機綠卷心菜 (organic cabbage green),加州: $1.65 / 磅
  • 有機雙色甜玉米 (organic sweet corn bi-colour),加州: $1.65/ 個
  • 有機大蒜 (organic garlic) ,墨西哥 :  $5.25 / 袋 (約0.5磅)
  • 有機羅馬生菜 (organic lettuce romaine),卑詩 : $3.00 / 個
  • 有機白蘑菇 (organic mushroom white,medium),卑詩: $5.00  $4.50/袋 (約1磅)
  • 有機洋蔥 (organic onion yellow), WA:       $3.50 $3.00 / 3 磅 (1袋)
  • 有機意大利瓜(organic squash zucchini),墨西哥 :        $2.95 / 袋 (約1磅)
  • 有機生椰蓉(organic raw shredded coconut): $4.00 / 1 公斤
  • 有機生椰蓉(organic raw shredded coconut): $2.50 / 500克

全部產品價目請見:https://fruiteden2.wordpress.com/products/

================================================================

與健康、飲食、養生、環保等相關資訊:

1. 夏日熱情來襲 你最該吃的六大養生食物
【文摘】1.萵苣通氣

萵苣含有大量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壁蠕動、通利消化道,可治療便秘,是貧血患者的最佳食料。推薦魚腥草拌萵苣。具有清熱解毒,利濕祛痰的功效。

2.茄子抗老

夏季對人體的損耗大,茄子中含有維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能夠延緩人體衰老。茄子是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在它的紫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P,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替代的

3.草菇抗癌

草菇蛋白質中,人體八種必需氨基酸齊全、含量高,佔氨基酸總量的38.2%,可抑制癌細胞生長,特別是對消化道腫瘤有輔助治療作用,能加強肝腎的活力。

4.草莓解毒

夏季是盛產草莓的季節。食用草莓能促進人體細胞的形成,維持牙齒、骨、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和促進傷口癒合,增強人體抵抗力,並且還有解毒作用。草莓含有多種有機酸、果酸和果膠類物質,能分解食物中的脂肪,促進消化液分泌和胃腸蠕動,排除多餘的膽固醇和有害重金屬。

5.蓮子養心

養心季節是夏,此時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容易煩躁傷心,易傷心血。蓮子芯的味道雖然比較苦,但可以清心火,是養心安神的佳品,亦可壯腸胃。

6.豌豆清腸

豌豆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尤其是含有優質蛋白質,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和康復能力。而豌豆中富含的粗纖維,能促進大腸蠕動,保持大便順暢,起到清潔大腸的作用。

全文鏈接:http://big5.ifeng.com/gate/big5/fo.ifeng.com/sushi/tianxiasushi/detail_2012_05/03/14294965_0.shtml

2. 发酵卷心菜最健康
【文摘】在愛吃蔬菜的德國人眼裏,卷心菜不僅味道鮮美,還能防治百病,是名副其實的“蔬菜之王”。日前,德國食品營養研究中心也公開表示,每天補充一片維生素,不如每天吃50克卷心菜。

    每年都有卷心菜節

    位於德國北部的海德鎮則是德國種植卷心菜歷史最悠久的地區。《生命時報》記者看到,那裏的卷心菜品種很多,除了在中國常見的綠色卷心菜外,還有紫色卷心菜、花卷心菜、波浪卷心菜等,品種不下20種。德國卷心菜菜葉很硬,可以保存數月之久,且一年四季都可種植。

    在海德,最吸引人的當屬一年一度的“卷心菜節”。年輕的女孩子們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翩翩起舞,她們之中會選出一位“卷心菜女王”。而男士們則比拼誰種的卷心菜又甜又大又好看。

    發酵卷心菜最健康

    在海德鎮的卷心菜餐館,記者還專門品嘗了五道“卷心菜美食大餐”。各種顏色的卷心菜或燒、或炸、或蒸或腌,做成各種湯、一品鍋、油炸餅等。酸卷心菜形似我國東北的酸菜,但口感更加細膩、鮮嫩,且酸甜爽口。

    對此,位於海德鎮的德國卷心菜研究所專家羅伯特博士對記者說,德國酸卷心菜是一種發酵的卷心菜。它要比生的或者是烹制過的卷心菜更加符合健康要求。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卷心菜在發酵後能夠產生多種不同的化合物,對人體大有益處。

    記者還在海德鎮的農戶家親歷了制作酸卷心菜的過程。實際上,它的作法十分簡單:首先用刀將卷心菜切成非常細的絲,然後將菜絲錘壓至柔軟出水,最後將菜絲加鹽和壓榨出的汁液一起放入容器中發酵。容器上必須壓上重物,以隔絕空氣。如此靜置於陰涼的地方4—6周,即可品嘗到美味的酸菜。

    “補維生素不如吃卷心菜”

    在德國各個藥店,記者經常看到陳列著含有卷心菜成分的感冒藥、咽喉片、胃痛藥等。而在百貨商店的櫃臺裏,也擺放著卷心菜面膜、豐胸膏及其他護膚品等。 羅伯特博士告訴記者,研究證實,卷心菜富含維生素A,比西紅柿多3倍;礦物質鈣,比黃瓜多4倍;抗潰瘍因子的維生素U在綠色蔬菜中居於首位;維生素C的含量更高;維生素P、K的含量也在蔬菜中名列前茅;還含有大量維生素E和胡蘿蔔素,均具有抗癌作用。卷心菜還含有纖維素、碳水化合物及各種礦物質。是糖尿病、肥胖患者、懷孕的婦女和貧血者的理想蔬菜,也是重要的美容蔬菜。

    他還說,在試驗中已經證實卷心菜還是“抗癌明星”,尤其是對乳腺癌、結腸癌和肝癌預防效果很好。卷心菜這種奇特功效的秘密,在於葉內含有一種特殊的香味,而這種香味來自一種叫做“異硫氰酸酯”的化學物質,抗癌功效卓越。

    此外,卷心菜還富含延緩衰老的抗氧化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抵抗衰老的作用。特別是卷心菜的葉子,抗氧化作用尤其強。所以在挑選卷心菜時,來自寒冷地區、外層葉子越多越嫩的卷心菜越好。一般來說,成年人平均每天吃50克左右就夠了。

    美國研究發現:吃卷心菜可防膀胱癌

    每月吃3次以上卷心菜,能將患膀胱癌的幾率降低40%左右。美國研究人員調查了275名膀胱癌患者與825名健康人,跟蹤他們是否有吃卷心菜的習慣。

    結果發現,不吸煙且每月吃卷心菜多於3次的人,患膀胱癌的幾率減少73%;無論是否是煙民,每月吃卷心菜多於3次的人,患膀胱癌的幾率低40%。

    另外,煮熟的甘藍(卷心菜)沒有抗癌效果。烹煮會破壞甘藍中60%至90%的異硫代氰酸鹽。甘藍所含的化合物有可能從膀胱內部保護著膀胱:“膀胱就像一個貯藏袋,膀胱癌大多發生於膀胱內部的上皮細胞層,直接與尿液接觸,時刻面臨尿液中有毒物質的侵蝕。

全文鏈接:http://old.jfdaily.com/gb/jfxww/jiankang/node1471/userobject1ai2022213.html

3.有酵素食
【文摘】近來素食的人口快速增加了很多,這不只是宗教的因素,而是為了健康的理由而選擇素食的人佔了相當的一部份。關於素食對健康的益處過去論述者眾,故本文不贅。我們要討論的是林立的素食餐館,目前的發展方向,對於素食人口是否真的有益養生?要如何料理三餐才能為自己的健康帶來幫助?以及如何在景氣低迷、競爭激烈的餐飲業界,能廣拓客源、利人利己?首先讓我們來檢視時下人們飲食發展的情形,還有素食人口是如何饗用素食的。

 「民以食為天」,但是「食」的內容,西方與東方卻有很大的差異。直到現在西式的飲食,如麥當勞……等等漸漸引進東方社會,融入新世代人類的生活裏,以中華料理為主的東方餐飲才稍微起了一些變化。不過不管怎樣變化,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味,洋味道的餐點到了華人消費區,則馬上走了樣,除了維持表面的洋款式外,其口味還是免不了入境隨俗,依華人嗜食的味道設計去上市。以「披薩」為例,外國人在臺灣經營的「披薩」顯得油膩多了,畢竟誰掌握了消費者的胃口,誰才能掌握了消費者的口袋,至於客人吃得是否健康,那是其次的問題了。因此,做為消費者的我們就得多費一點心來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無論國內外,有關飲食的發展,用健康的角度來看都是讓人憂慮的,葷食的方面不在我們討論之列,本文謹從素食者目前餐飲的情形來做深入探討,俾能幫助素食者吃出健健康康的身體來。

 何謂「素食」?「素」字指的就是簡單、素淨的意思,以素淨的心,吃簡單與天然的食物,而不食有害健康與動物生命的食物,名為「素食」。然而我們的素食真的吃得很簡單嗎?答案恐怕不是。有些人也許真的不在乎食物的津味,只求能夠裹腹就行了,但對於吃進肚子的食物,是否有益身體的健康,知道的人並不多。有的人甚至每天大口大口的吃進有害健康的食物,自己猶且朦然不覺,直到身體產生了病變,還是找不到病因,或以為這是前生積欠的業報,或是以生老病死為自然現象視之,此固非無見,可是只要我們多從飲食下工夫,身為素食的人有著比常人更好的條件去獲得健康,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

 所謂「病從口入」,絕大部份的疾病都跟飲食有著密切的關係,想要預防疾病的發生,除卻空氣、陽光之外就必須從食物的吃法著手,這是維繫健康很重要的一環。現在讓我們先來認識生命的設計圖:構成動物細胞遺傳體的是「去氧核糖核酸」,俗稱DNA,DNA製造出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就是「酵素」,存在人體內目前所知道的酵素至少在一千三百種以上,這些種類繁多的酵素各司其功效,如果缺少了若干酵素,身體機能病變,就會開始產生傾斜,然後起了連鎖效應,直到長臥不起為止。而我們體內的酵素有很多是自己無法製造的,必須靠食物的攝取來補充,懂得吃進有益人體酵素的人,他的免疫功能會比一般人來得強大,反之則體弱多病,問題叢生。

美國愛德華.豪威爾博士發表了「酵素決定壽命論」以後,引起了醫學界廣泛的反應,使得過去披上謎紗一樣的酵素逐漸被人們所認識,一切研究酵素的報告,幾乎都指出人們出生時,上天賦給每一個人不同製造酵素額度的能量,當我們身上的有效酵素能量經消耗而越來越少時,我們就會變得體弱多病,所以當我們體內的酵素用罄時,也就是生命告終的一刻。因此,如何開源節流珍惜體內酵素?成了追求健康者的嚴肅課題。

 凡是天然的食品都含有豐富的酵素,而在溫度攝氏五十四度時,所有的酵素都會遭到破壞。舉證言之,種子因內含的酵素發生作用而會萌芽成長,倘若將它高溫煮過以後植入土壤中,請問它還會萌芽嗎?經過高溫烹調的食物固然可以殺死害菌,可是對人體有益的活菌也同時死於非命了。所以我們每天吃煮熟的飯菜,這些食物都變成了一堆死東西,進入我們的腸胃裏如果沒分泌酵素去分解它,就會成為有毒的廢物。而職司分泌酵素來分解食物的器官就是胰臟,讓胰臟日以繼夜不斷的工作,它就會變得比原來大許多,隨著透支酵素工作量的增加,最後精疲力盡開始發炎,終至萎縮,反應在身體的就是血醣值失常,而造成糖尿病、腎臟病,以及衍生許多的疾病。胰臟的體積是隨著動物的軀體大小而有一定比率,牛的體積比人大,故其胰臟體積應該比人大才對,然而因為牛隻以生食為主,天天吃下大量的天然野草酵素,很少動用胰臟分泌酵素,所以牠們的胰臟得到長期休息而沒有變大的情形。反觀人類因為養成了熟食的習慣,我們的胰臟往往變得比牛的胰臟大許多,而擴大的器官被醫學界視為退化的徵兆。

 酵素是天然的解毒劑,白血球因為有酵素的支援,面對毒菌的入侵使作戰能量大增。酵素也是天然的除臭劑,它能將代謝所產生的沼氣排除,使腸胃裏殘存的宿便得到分解而驅離體外。體內儲存的酵素不足時,排出的糞便就會有惡臭,嬰兒因為天賦的酵素十分豐沛,所以排出的糞便沒有臭味,嬰兒的尿液也聞不到尿騷味,更因為其尿液經酵素完全分解產生的尿蛋白對人體十分有用,自古以來被中醫引為治病藥方。非僅如此,嬰兒進食後的食物可迅速得到分解、吸收、排除,和草食動物一樣,嬰兒一天裏多次排出大便,而成人們一天能上一次大號就算不錯了。常常聽到有人在納悶,為什麼吃進去的食物越好,排出的大便越臭呢?那是因為我們吃進經過加工處理以後的食物,天然酵素都被破壞掉了,人體內胰臟製造的酵素不足以分解進食量所致。這些不完全分解的食物在腸胃裏產生的毒氣,經過腸胃吸收進入血液內,到處循環荼害器官細胞,種種皮膚病、骨質疏鬆退化、老人呆滯、鼻子過敏、頭痛、失眠……等疾病皆因此而起。據專家研究;患有老人癡呆症的人,其腸內的威爾士菌較一般同齡者高出十倍至一百倍,糞便味道也比常人更嚴重惡臭。

 人的唾液如果缺乏酵素,就表示血液裏的酵素含量已呈現不足的情形,為了補足血液裏的酵素,只好向肝、腎等臟腑透支借用,故容易產生口乾舌燥,常見喝下大量水份後還無法解渴。這個時候只要喝下一小杯質量豐富的酵素,幾分鐘內就可以得到舒解,這說明酵素對於人體的健康是何等的重要。長期透支臟腑器官內部的酵素,會導致器官組織的擴(腫)大終至硬化、萎縮。

 酵素群雖然種目繁多但可分成四大類別:

 一、脂肪:職司分解脂肪。
 二、蛋白:職司分解蛋白質。
 三、纖維:職司分解纖維素。
 四、澱粉:職司分解澱粉。

 在以上四大類別的酵素催化之下,一切食物得以順利轉變成營養,為身體所用;反之,則變成有毒的元素,危害身體機能。缺少脂肪、蛋白酵素的人罹患糖尿病、中風的機率甚高,其糞便常見不完全消化的肉類與殘餘脂肪。蛋白可以修復受傷的組織,也可以讓人體的毛髮、指甲顯露羨人的光澤。體內缺乏澱粉則容易產生過敏性皮膚炎、牛皮癬。後學的父親年近九十歲,小腿為牛皮癬所苦快五十年了,今年初在飲用自製水果酵素一段時日,配合泡洗硫磺溫泉後,痼疾竟豁然痊癒了!而且患部由粗糙不堪變得光滑有緻,實在教人心生歡喜。酵素對於人體的好處多得不可勝數,看到這裏相信很多人急著想知道,到底要如何才能攝取足夠的酵素養生呢?

 如前所述,我們的身體與生俱來蘊藏一定數量的酵素,當外攝的食物缺乏酵素分解時,本身會分泌出所需要量的各種酵素來使用,當儲存的酵素耗盡時,身體會依不同欠缺的酵素種類產生不同的病變,一些罕見疾病就是這樣產生的。故最好盡量保存天賦的酵素不去動用它,這是養生之道的上上策,那麼要怎樣才能做到呢?答案只有兩個方法:

 一、 多吃天然新鮮食物。
 二、 攝取各種酵素補充物。

 關於第一個方法,素食者原本最有條件做到了,但由於素食烹飪的發展方向因習過去的錯誤,使得我們素食者所吃的食物養份遭到破壞,甚至吃進太多經化學香料精製的食品,成了健康上很沉重的負荷。另外,生態環境造成農作物過度依賴農藥,不僅沒人敢生食蔬菜,即使吃進了生鮮的蔬菜,也因為噴灑農藥時,將附著在植物根莖的微生物毒死了,使得吃下去的養份大不如前。

 因此,為了確實吃出健康的身體,在飲食過程中,盡量能多攝取酵素含量豐富的天然食物或有機蔬果,如此方能吃得安心與健康!

全文鏈接:http://mysuper.com.tw/simple/?t27384.html

4. 自己拉筋拉好了20年的腰痛
【文摘】  我有20多年的腰酸痛史了。以前腰痛的时候自己无法穿裤子,袜子,因为腿都抬不起来。于是按摩几次,好了。就这样打打停停几十年。今年以来,后腰臀部很紧,回家后先生给按摩一下,好了,第二天下班回家又“板”了。但是今年春节期间突然很不爽了,酸疼,又找那位按摩师按摩,不管用了。晚上起夜脚都不能沾地,瘸几次才可以小碎步走,后腰还是疼。翻身的动作要十分小心,否则狠疼一下!没办法,只好看医生。照片子,CT,结果是骨质疏松和腰椎间盘膨出,吃药!一下800多元出去了!疼痛是轻了些,但是觉得自己像个玻璃人,不经碰,很脆似的。只要一不小心,就马上疼你一下!正好这个时候同事给我《医行天下》的书,一看就放不下,很同意里面的观点。越看越痛快。而且马上行动—在家拉筋,同时做补肾的功法。拉筋后就觉得不疼了。

当然毕竟20多年的“积累”了。时间稍长时又有点疼。仍然坚持拉,大约拉5-6次了,现在觉得是个实心人了:晚上起夜就跟平常一样,翻身就起,不像以前翻身都要双手搬动臀部。最高兴的是,一天在床上看书,电话响了,我竟然一骨碌爬起来跑着去另一房间接电话了,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太高兴了!太感谢萧先生及《医行天下》了!我现在仍坚持拉筋,除了吃钙片外根本不找医生了!目前后腰一个固定的地方有时有点隐约的疼,但不影响日常的生活工作了,我估计是否正骨后就完全好了。

全文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c946a60100cbpb.html

5. 父母与孩子的四种因缘
【文摘】在经上给我们讲父母与孩子四种因缘:

第一种是报恩的。过去生中你们彼此互相有恩惠,他这一次又看到你了,到你家来投胎。这个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孝子贤孙,他是来报恩的,怎么都学不坏,所谓的好儿女、孝顺儿女,这是过去修的善因。

第二种是报怨的。过去世你跟他有仇恨,这一世遇到,来做你儿女,将来长大了,做败家子,搅得你家破人亡,他是来报复的。所以与人不能结冤仇,外面的冤仇可以预防,他投胎投到你家里怎么办?你怎么防法?你把那个人害死了,好了,他的神识到你家来做你的子孙,做你一家人时,你怎么办?所以决定不能存害人之心!这就是所谓忤逆的儿孙,搅得家破人亡。

第三类是讨债的,讨债鬼。是父母过去欠他的,他来讨债。如果欠得少,养个两、三年他死了,你为他花了不少钱,还清了,他也走了。如果欠得多,大概供到大学毕业,快要可以做事情,他走了,这就是讨债鬼,债务讨清,没事了,就走了。

第四种是还债的。是他欠父母,他这一生遇到了要还债,他要努力工作供养父母。那也要看你们之间债务欠的多少?如果他欠父母很多,他对父母物质供养很厚,如果欠的债务很少,他对父母的生活供给很刻薄,反正让你饿不死就好了。为甚么?还债的!这一类人对于父母虽然能供养,没有恭敬心,没有孝顺心。报恩的有孝顺心,还债的没有孝顺心,甚至于眼里还嫌弃父母,讨厌父母,但是他生活费用会给你,至于多少?那要看他从前欠你多少。佛告诉我们事实真相,一家人就是这个关系集合。

家庭如此,一族人也是如此,凡是你所认识的亲戚朋友都是如此,只是恩怨债务更少一点。恩怨债务多的时候,就变成一家父子兄弟,远一点就成为亲戚朋友。所以人与人之间都有缘份。你走到马路上,一个陌生的人对你点头笑一笑,也是从前的缘份。看到陌生人素不相识,一看到就不顺眼,也是过去的缘份。所以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我们真是起心动念不能不谨慎,千万不要跟一切众生结冤仇,不要跟一切众生有债务的关系。欠债的要还得清清楚楚,免得来生再还,这事情很麻烦,所以儒、佛的圣贤教训,都是劝我们把这些恩怨化解,这是最善、最圆满的方法。

全文鏈接:http://www.xuefo.net/nr/article3/26865.html

6. 如何做一個好母親
【文摘】主持人殷智贤: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和谐家庭基金项目执行人殷智贤,非常感谢您再次关注我们和谐家庭公益大讲堂。

  我们和谐家庭基金的宗旨是“抵制家庭软暴力,共建和谐家庭关系”。2010年我们的主题是“千万家庭共建和谐亲子关系”,相信很多网友,尤其是有小孩的网友,都会特别的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希望他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又遇到非常多的困扰,今天我们请来的嘉宾是王元五老师,在请王元五老师开讲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王老师的背景。

  王老师是我国现代民间著名教育家、道德教育和女子教育先行者王凤仪的曾孙女,秉承家学,近年以家庭伦理为中心、以儒家格物致知为理论根底采用理疗法,主张身病还由心病起,心病还需心药医,针对现代人的各种身病,从伦理入手加以诊治。

  所以在我们甄选讲师名单的时候,我们选择王老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她将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帮我们认识孩子为什么会生病,孩子生病背后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家长为什么要借由孩子的各种反应来观察自己的心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出了什么问题。欢迎王老师。

  王元五:你好!

  主持人殷智贤:王老师,因为我此前看过王凤仪先生的几本书,一本是叫《王凤仪诚明录》,一本是《王凤仪嘉言录》,同时我知道王凤仪先生的系列著作都已经出版了,而您本人也出版了一本叫《家和万事兴》,这一系列书里面我学习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孩子12岁之前他得的病主要要由家长负责。

  王元五:是的。

  主持人殷智贤:在王凤仪老先生的学说里面,以您这么多年的经验,您觉得为什么他会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从实践中我们怎么能够证实这个学说是可靠的?

  王元五:因为现在的社会,大家都很忙,工作、学习、甚至于社会的竞争力都很强。在过去,古人已经教过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胎教,我的曾祖父王凤仪先生说,过去的胎教都给的是大家族的人,对于平常老百姓就很少讲到胎教的事情,王凤仪先生要用最简单的语言让所有的人都明白胎教的重要,我们现代社会当然也讲胎教,但现在所讲的胎教跟王凤仪先生讲的胎教略有差异。差异在哪里呢?王凤仪先生会告诉我们,说“女人是世界的源头,女人是齐家之本、清国之源”,所以一定要从未做母亲的女子入手。他说,一个好女孩子将来就是好母亲,一个好母亲将来就是好老太太。

  为什么要一定从女人入手、从女孩子入手?因为每一个女孩子都是未来的母亲,当你做女孩子的时候你就没有做明白,怎么会对后来孩子的教育能够很清楚呢,所以王凤仪先生在一百多年以前就说女子教育,让最平常的百姓都明白胎教的重要。所以王凤仪先生说,女人尤其是在怀孕的过程当中胎教是非常重要的。

  每一个母亲在生孩子的过程当中都要妊娠十个月,这十个月你所有的心态、表现,一切一切都直接会影响到你的孩子,现在的胎教也是一样,说这个母亲愿意游泳,她的孩子生下来也愿意游泳。而且女人的心态,比如说去年,因为我儿媳妇要生孩子,我在医院里有时候会陪她,医生说有一个母亲生了“大头儿子”。

  主持人殷智贤:就是咱们说的唐氏综合症的孩子。

  王元五:是,可是医生为什么要去追踪她、要去考察她?最后考察的结果是,这个母亲长期养一只猫,到她怀孕100天以后才把这个猫给送到别人家,可是她的心灵一直惦记这个猫,这个猫怎么样、生活好不好。

主持人殷智贤:心思反而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王元五:所以她生的孩子医生说是有问题的。你这个孩子要不要?你如果生出来的话,必须一直养他,要么就医院给你想办法,最后她只能不要。

  现在医生为什么也在追踪这些事情?肯定就是说母亲在怀孕的过程当中对胎儿有直接的影响,我觉得她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所有的情感全部都在猫上,可是你给孩子的影响是什么?最后就成了那样,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我几次到了医院以后,听了这些事情,我就翻过来想,王凤仪先生在一百多年以前、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就是说母亲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为人类留下好的人根。

  这里举一个例子,说孔子的母亲生了一个万世的师表,孔子的母亲在没生他之前、甚至没结婚之前就立志了,所以她给我们生了一个万世的师表。不管以前也好、现代社会也好都讲到了胎教。所以年轻的女孩子们你的心态要非常非常的平和,而且你要知道你的责任,我是要做母亲了,我要为人类留下好的人根,我的责任有多么的重大,关系到我们国家人类素质的问题。所以就是说现在讲亲子也好、讲母亲的教育也好,就是王凤仪先生说“未曾教子先教母”。当一个母亲在怀孕的过程当中,每天争吵、打架、生气,你想你的孩子接受的是什么?所以出生以后会有很多很多的问题。

  这里举一个现代的例子,接触我的这些朋友有中医界很多现在的研究生、博士,他们也会接触很多的病人孩子。前年有一个女的夫妻俩带着不满100天的孩子到北京儿童医院来看病,医生说没有治了,你赶紧回去吧,不然会死到路上。不到100天的孩子肝硬化,小孩的肚子胀得很厉害,他看西医看不了,想看中医。正好这个孩子在值班,就领到我们家里。看着夫妻两个抱着不到100天的孩子,很可怜,但是孩子很受罪,肚子胀的,里面的血管都看得很清楚。孩子老哭,可是她还在给孩子喂这、喂那,不让孩子哭,没想到,他已经胀得很厉害了,还能再怎么样呢。后来我问了一下这个母亲,我说你在哪里?她说我是山东的,我说你做什么工作的?她说我是老师,我说你是老师你怎么会火气这么大、脾气这么大?我说你怀孕的时候都跟什么人生气、吵架?她说我谁都跟吵架。

  主持人殷智贤:就是伤肝了,她的肝伤了孩子也就受伤。

  王元五:说我跟公公、婆婆、所有的老师都吵架。说求王老师救救我,我说我也救不了,但是我说我用祖先的方法告诉你,你首先检讨以前做过的事,都跟什么人吵过架,一,要忏悔,第一个就是跟先生吵架,她先生也来了,然后就跟先生道歉。说神奇也不神奇,在我家将近两个小时的忏悔以后,他的小孩肚子就下去一些了,我说你赶紧回去吧,现在小孩还在活着,我说你永远不要再生气。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问题呢?就像刚才,你自己生气的时候你就伤肝,可是你的气、恨、怨全都影响到了孩子。

  主持人殷智贤:对,中医来讲,其实小孩子在母亲的子宫里生长的时候叫九窍不通一窍通,完全靠那一窍跟母亲联系在一起,母亲任何微小的变化都会传递给小孩,所以做母亲责任是非常重大的。

  王元五:一直说伟大的母亲,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的伟大所在。

  主持人殷智贤:对,她就没去做一个伟大的母亲,反而可能会做一个很麻烦的母亲。

  王元五:对,我们给孩子从胎里带来的就是身体的问题,为什么说12岁之前孩子身体的表现是母亲呢?

  主持人殷智贤:折射的就是母亲的心态,王老先生说的是,12岁之前孩子身体上的病患折射的是母亲的心态和隐私。

  王元五:这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隐私。前几天,可能上星期,有几个人来了,我去了一个单位讲女子的问题,当我讲到了一个教育局长的孩子怎么样去打他的爷爷、奶奶,甚至于罚他的父亲跪着的时候。

  主持人殷智贤:就是教育局长的儿子打爷爷、奶奶。

  王元五:对,而且要罚父亲跪着,母亲也很无能,没有办法去教育她。因为他有地位,就跟我谈这个事,说不能让别人看见,说让我看看,我说可以,晚上来吧。晚上来了,看了看儿子,我就让他父亲把小孩带走了。我就问他的母亲,我说你老公是教育局长,我就是退休的,但是我的曾祖父给我留下了很多东西,我想用这个提问,可以吧?说可以,我说我的曾祖父说12岁以前所有的孩子的心态和表现都是母亲的心态和隐私,我说就你孩子的问题我想问你的隐私同意吗?她说可以。你的孩子要打他的爷爷、奶奶,我请问你的隐私,你看得起你的公公、婆婆吗?

  当时她想我怎么问这个问题,我说通过你的孩子你对你的公公、婆婆有意见,她说我没有看得起他们,我说为什么看不起?说他们没有素质。他没有素质,可是把孩子教育成局长了。你的孩子这样怎么办?后来她哭,我想她哭就让她哭吧,后面还有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罚他父亲跪着,等她哭很长时间回来了。我说我还要问下一个问题,你的儿子之所以敢让他父亲跪着,我请问你一个问题,你怀疑你家先生有第三者吗?她觉得很奇怪,说曾经怀疑过,我说这就是你的隐私,你看不起公公、婆婆,说他们没有素质,你虽然没有亲自用手去打,但你用心灵鞭打,孩子在替你去完成你没做的事。

  主持人殷智贤:只是把这个动作表演出来。

  王元五:对,你对你先生怀疑他有第三者,你怎么办?你是不是很恨?你甚至于想我罚你跪搓板?可是你儿子替你完成了。她就在哭,说怎么办?我说我希望你学会感恩,你有知识、有文化,你爱你的先生吗?爱,爱的话就必须要爱他的父母,感恩她给我生了一个我喜欢的丈夫,既然结婚了就要互相信任。我们不相信别人其实就是不相信自己,因为你觉得用现在的语言说40岁了黄脸婆了,其实夫妻之间的关系好与坏不在脸面,而是在我们心贴心,你跟他隔心了。

  主持人殷智贤:自然他就找跟他贴心的了。

  王元五:对,你的心隔阂以后,首先脸是心灵的窗户,你的脸色就会不好看,你天天冷着脸,我会说你都是阴天吗?老阴天我们不难受嘛,人家干吗到要在阴天,干吗不找一个阳光的?所以问题就是这样产生的。

  主持人殷智贤:她等于说让她的孩子去报复,我觉得这给孩子传播的理念非常糟糕,让孩子对父亲不孝、不敬。

  王元五:而且对老人也不孝,你想想他能隔着一辈人去对另外一辈这样做,我们给孩子带来的是什么?

  主持人殷智贤:以后她还希望这个孩子懂得孝敬就非常难了。

  王元五:太难了。我们过去讲有一个母亲给她的奶奶用一个破瓢喂饭,等她婆婆死了以后,她把破瓢扔了,她的儿子把破瓢拣回来,说等你老了我给你用这个。身教胜于言教,我们给孩子带来的都是伤害,现在的教育再怎么样,母亲的心态在这里,也有很难纠正过来的东西。

  主持人殷智贤:我在读王老先生的书的时候,我注意到,王老先生非常重视孝道,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大忠、大孝的楷模,在王先生的教育里面,无论针对家庭各个成员还是针对女性的,他都认为应该把孝字放在第一位,在王先生的孝道里面您觉得精华部分是什么?因为很多人也说,孝,我也给我爸妈钱了,我也让他们吃好、喝好,难道不够吗?

  王元五:不知道大家读过《孝经》没有,我们给他吃了、给他喝了,我们现在说养宠物都可能会要比他的父母用心,我们就说一个朋友有一次楼道里碰到我了,说我跟你说一件事,我说好啊,你想说什么?说隔壁那个人他妈有病了,父亲给他打电话,说你妈有病了,赶紧回来吧?他说我没空,我那狗还没人管呢,可是第二天他的狗就有病了,他晚上陪一宿打点滴花三千多块钱。我们想,现在我们是人,人是高级动物,因为人有理智,知道五伦、八德、十义的作用,可是我们现在自己把自己是不是降档了。

  主持人殷智贤:因为我记得当时王老先生有一段话我看了特别感动,他就说“我们刚刚生下来的时候赤条条一毛钱都没有,父母不嫌我们穷,他们会出去劳动,挣来钱把我们养大。我们生下来之后很脏,父母也不嫌我们脏,帮我们擦屎擦尿,把我们养大。我们生下来不认字、不读书,父母不嫌我们笨,教我们读书认字。可是等我们当大了,父母老了,我们会嫌父母穷、会嫌父母脏、会嫌父母笨,这就是世间的儿女。”当我看完这段话非常非常感动,很多人对待父母的态度上,真的像王老先生所说的那样。现在很多家长都是独生子女的家长,未来如果他们老了还有机会得到赡养的话也就是这个唯一的孩子,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家庭忽略了孝道的教育,太重视知识教育,对孝道教育家长应该做什么规范?为什么那么那么重要?有些家长说,反正我有钱,老的时候去养老院,不在乎孩子是不是对我孝顺。还有的家长,好像表面上看出来很大度,我是为这个社会养这个人的,不是为自己,但是如果家长不重视对孩子孝道的培养,这个孩子未来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王元五:我们就要讲一下孝道的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都是孝为先,关于我们学的《弟子规》、《论语》也好,孝道是非常重要的。孝道是什么?王凤仪先生说的很重要,第一,我们可以显亲,我们自己做的很好,给父母增光了,我们过去说青出于蓝胜于蓝。王凤仪先生说有大孝、有小孝,我们生儿女是给社会,不是为自己,但是你给社会生了有用的人才吗?从孝道来讲就非常重要了。

  举我自己的例子,我就看到我的姐姐,我的姐姐今年75岁了,五几年就上了大学。在我们年幼的时候看到姐姐从很远的地方,因为大学毕业以后就去到了西安,回到父母跟前的时候,离的很远、站的很正,给父母鞠躬,姐姐做到了,我们小一辈妹妹们就能做到,因为姐姐在那摆着,而且跟父母说话从来不大声。姐姐做到那里我们自然跟她学,因为姐姐可能是30年代、20年代的学生,那时候打上过凤仪学校的幼儿园,这些东西学过,比我们好。

  中国说百善孝为先,古人也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都能这样做的话,其实王凤仪先生说,古人说不孝有三,王凤仪说这三是什么,第一,我们要孝父母的性,就像《弟子规》里说的,我们谏使更,所以你对父母一定要柔声悦色跟他讲,即便他错了,你也不要大声讲、指责他,因为他是长辈,能把他不好的习惯改正过来,这才是做儿女的孝。我们要理解老人在想什么,老人要说你给我买了很多东西,他特别喜欢他的孙子,他给他孙子吃了,特别高兴,可是你不高兴,我给你吃的你给他。

  主持人殷智贤:你觉得他溺爱。

  王元五:对,你把这些东西都扔了带来的就是老人不愉快,老人的心不舒服。我们既然孝了,孝完性还要孝他的心,只要他高兴就好,然后才是孝身。人说睡觉让蚊子把我们咬了不让它咬母亲,让他冬则温、夏则清、衣食不缺。

  主持人殷智贤:所以改变父母的性要用柔和的方式。

  王元五:我们慢慢跟他说,不可以指责他,不可以让他生气。有的人也说我很孝顺,我在广西讲课的时候,有一个人觉得很委屈,其他的哥哥、弟弟都没有给钱,我给了。后来我们在台上做一个表演,我说我是你母亲,你给我钱,他说给你钱,我说你不敬。作为年轻人,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多学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拿来自己用。

  主持人殷智贤:正身、正心、正性。

  王元五:用,不要一说就是迷信,其实不是,什么是迷信?王凤仪先生讲的很清楚,不明白的情况下一味地去信,叫迷信,当我理解了,我去做了,就不是迷信了。所以古人告诉我们说,我们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你学了、乐了,有收获了,就不是迷信。

  主持人殷智贤:现在也有家长还是以这个意识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孝顺的孩子,因为他也能理解培养一个孝顺的孩子其实就是在培养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我们都知道懂得感恩的人翻译成现代术语叫“情商比较高,善于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有些家长也知道这个,但是不知道怎么教?

  王元五:其实身教胜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没有生孩子之前自己做到了吗?你如果做到了不要怕自己的孩子做不到。王凤仪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儿女不用管,全凭德行到”,身正不怕影子斜,还要怎么教嘛,你很歪了你要把他扶正,很难,所以我们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所以一个小树要想让它直了,开始没种直,后面用棍子支也很难,所以一种的时候就要直,又牵扯到胎教的问题。

  主持人殷智贤:就是做母亲的全程都要保持对长辈的孝敬,这就是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现在作为独生子女家长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其实还是孩子的前途问题,刚才我们谈了孝的问题,其实现在很多家长把更大的精力放在了孩子的学业上,有些家长很苦恼,我们家孩子怎么样脱颖而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事实上这个天才常常只是传说,生活中没那么多天才,自己的孩子看起来没有很多过人之处就成了家长的烦恼了,可是真的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非常出众,即使仅限于功课、文化等方面,请问王老师怎么培养聪明、智慧的孩子?

  王元五:其实王凤仪先生说聪明和智慧是两种概念,聪明是后天的,学、背可能比别人聪明,但是智慧不是,智慧是要来自于日常生活体现的表现。比如我在海南家长教育研究所里跟他们讲了一次课,有一个人问我,王老师,你怎么看待现代的学习,我说现代学的是术,另外没有道,应该道跟术同时教。中国话说叫道理,你还得先有道后有理,现在的人把道这块忽略了,只是在理,一牵扯到讲理的时候可能就会争得脸红脖子粗,甚至于伤了所有的情感。其实现在的学习也是一样的,我们都重视的是学、是术,做人这一点,你有了很大的差别,我们也听到了一些研究生、博士,最后为什么已经到了这么高的境界去跳楼?因为他没有道,只是把术看得太重要了。

  主持人殷智贤:大家都在比术。

  王元五:可是这个术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为什么你有那么多研究生也好、海归也好没有工作?

  主持人殷智贤:海归成海待。

  王元五:海归变海待,我说你现在连海白菜都不够了,因为他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生了这个孩子,为社会都是做贡献的,在这个社会里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的工作都是过眼烟云,你干什么都是为大家服务,在这个社会里,有做领导的就得有做下属的,还得有搞卫生的。

  主持人殷智贤:家长不愿意啊,我们家孩子凭什么扫大街啊,很多家长在职业上的贵贱区分的是非常清晰的。

  王元五:你区分的再清晰,你自己没有想到,古人早告诉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自己种的是什么你知道吗?你不知道。

  主持人殷智贤:家长说了,我这么费尽心血,让我们家孩子学了这么多东西,他怎么会不成材。

  王元五:现在大家会比赛嘛,钢琴几级,奥数多少,这些东西比完以后用处是什么,拿回去在社会上能做什么用呢?

  主持人殷智贤:能给周围人带来什么福祉呢?

  王元五: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我觉得在现在这个社会上,扫马路的、搞卫生的,都是很了不起的事业。我们过去年轻的时候会有时传祥,毛主席去接见,他就是一个淘粪的,还有一个张秉贵,他就是一个卖糖果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问题,只是心态问题。如果我们没有搞卫生的,将生活在一个垃圾堆的世界里,臭气熏天,这些人不值得我们感恩嘛,尤其到了春节的时候,大家都放鞭炮,都在家里包饺子,可是这些搞卫生的人呢,他们没有,他们还在收垃圾,不然我们怎么办呢?

  主持人殷智贤:所以有职业歧视的人其实他内心是缺少感恩的,如果他缺少感恩的话,他其实也很难教给他的孩子懂得感别人的恩。

  王元五:你如果不明白这些的话,我们本来只有一个,大家都来抢,最后就得有受到伤害的,你可能就是受伤害的,不如我明白自己,我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心里也安逸,我一样也是为社会做贡献。心不要太高了,古人有一句话,心比天高。

  主持人殷智贤:心比天高的人命都比纸薄。

  主持人殷智贤:这点还想再听听,因为我知道王凤仪先生对如何培养孩子的禀赋有非常好的理论,包括很多家长完全把握不好孩子,他也不了解用什么方式可以跟这个孩子很好的沟通。

  王元五:其实我们不了解孩子就是不了解自己,我有一次在国际心理学的会上,有一个母亲,说为了她的女儿,11岁了,学了很多很多心理学,看了国际上很多书,但是就搞不好这个关系。后来那天我们学完了以后问她,我说你这次有收获吗?她说没有,我说那我想问你点事情,她说那你问吧,我说你的孩子多大了?她说11岁,我说你为什么老要去这个?她说我就不知道为什么她跟我是对立?我说我想问你一件事,你愿意回答吗?她说你问吧,我愿意回答。

      我说你想想你怀孕的时候对肚子里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心理,她就站起来了,你为什么要这样问我?我说你的孩子告诉我,你跟她就是这样的。后来她就讲,我怎么可能给这种男人生孩子?我说那你为什么要生呢?她说已经晚了,开始不知道,有了不能再去做流产了,我说你对她是什么态度呢?她说我天天捶她、恨她,拿擀面杖擀,我说拿单杠压都不下去,我说孩子现在对你的态度跟你对她有区别吗?她傻了,怎么这样呢?我说你反思一下自己你怎么对她的。她说她跟别人都特别好,看见我就烦,我说你其实也是这样,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母亲要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我那个时候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给孩子带来的是这样的。

  主持人殷智贤:先了解自己,再来了解孩子。

  王元五:因为我们现在做母亲都不了解自己。

  主持人殷智贤:所以我那时候看周王朝那几位“太”太姜、太任、太姒,就知道那时候中国人对怀孕是非常重视的,叫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谨言慎行,因为她在孕育一个崭新的生命,非常严肃的事情,现在很多女性在怀孕过程中,有很多细节上做得不到位,生下来的时候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孩子这样。

  王元五:其实不光怀孕的时候,王凤仪先生说,在你结婚那天就要立志,我结婚的目的是什么,因为现在人他不去想这个,前几天来了四位女士,都是30几岁,有人说我想生孩子,王老师,我怎么生?我说你什么时候结的婚,说我还没结婚呢。

  主持人殷智贤:很多女性要做单身母亲。

  王元五:不是,她同居啊,同居我想要一个孩子,我说这符合常理嘛?

  主持人殷智贤:还有的人说借一个种,只说我就想要一个小孩,我根本不在乎有没有老公,还有的女性居然有这样的心态。

  王元五:所以这就违背了常理。

  主持人殷智贤:这个无情啊。

  王元五:对啊,因为孩子是爱的结晶。

  主持人殷智贤:你都不想跟那个男人共度一生,你都跟他没有这么深的感情。

  王元五:你怎么还能有后面的事情?所以孩子是爱的结晶,没有了这个怎么会有后面的,你没有这个过程不可能对那个孩子带来什么。所以我就跟大家说这个孝字,为什么古人说百善孝为先、无后为大,孝字上面有一个土,有一撇,我说拿一个锄头把这个土挖一个坑,种一个“子”,才叫孝。王凤仪先生说,生男孩、生女孩都算做到了孝道,生男孩对得起祖先,生女孩对得起世界。

  主持人殷智贤:中国有句话,就是说你要养育一个好女儿,旺人家六代,你要养一个坏女儿,毁人家六代。

  王元五:对,所以女人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现在为什么有很多人就重男轻女,今天的社会不应该是这样的,可是恰恰还是这样的。

  主持人殷智贤:还有一个,现在我们知道有一个现象,中国现在不孕不育率达到18%,非常高,我觉得在中国历史上没听说过这么高,当然大家会归于现在环境很差、辐射、食物都不安全,但是我看王凤仪老先生说对这个现象有另外一个解释。

  王元五:就是说一个女人,她以什么样的心态生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心态不胜孩子

  主持人殷智贤:什么样的心态不容易生小孩?

  王元五:因为女人火气太大了、脾气太大了就坐不住胎,就化了嘛,可是现在我们看,工作的压力,心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导致了这些女性都个性很强,去争,种子种到地里,地不是肥沃的土地,要是盐碱地,不出啊。

  主持人殷智贤:都是被晒焦了的土地。

  王元五:不出啊,因为这个东西我去过油田,胜利油田,就是山东,你到了油田以后,你看油田里面那些草一点点,为什么?它是盐碱地,那你到了东北以后,黑黝黝的土地,看着都能出油。

  主持人殷智贤:撒个种子就能长。

  王元五:所以我们作为女人,女人是大地、是母亲,你要孕育、养育、抚育、教育孩子的成长,可是你的土地不肥沃,变成了盐碱地,怎么可能有很好的东西长出来呢。

  主持人殷智贤:这种肥沃应该是爱、宽容、厚道。

  王元五:厚德载物嘛,所以你才能够为人宽容、心态平和、与人交往和颜悦色,这是对女人的要求,所以古人说女人是水,既和五色、又和五味,水就低就下,你才能够去承载万物,去孕育新的生命出来。可是我们水都没有了,都变成了火,谁也不行,都烧焦了。

  主持人殷智贤:还有一个现象,也是热门的话题,因为现在中国大城市的离婚率非常高,具体的数字就不说了。这么高的离婚率带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我知道在您很多次的讲座中是反对离婚的,因为离婚在您的观念里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可是那些离婚的人会说,我过不下去了,与其天天跟我老公吵或者跟我老婆吵,我们家孩子也受的影响不好,不如我们离婚之后我们俩不吵了,对孩子的影响两害相较取其轻,是不是伤害更少一些?

  王元五:不一定,我也考察过离婚的人,有几位女性她离婚了我就问她你的母亲呢,好,她的母亲也是离婚的,你再问她的姥姥,还是,姥姥离婚,母亲离婚。我就问她,你自己很好的回忆一下,在你的父母你小的时候,你几岁的时候你父母就离婚了,你母亲是不是经常跟你说你爸爸怎么怎么不好,男人不是好东西,在她的心里就会印一个男人没有好东西,不可相信,可是你到了这个年龄父母还让你结婚,你也想结婚,可是一出矛盾你就想,我妈说男人没有好东西,这就给你离婚制造了理由,你离一次婚觉得这个男人不好,你离婚,然后再结婚,你用这个人的缺点和前面老公的优点比较,这个人还不如他呢,所以我们的心态造成了这个。

  我们在离婚的时候我们想过我们自己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权利,女人有女人的权利,王凤仪先生说做姑娘的时候你的权利是这样,洁身如玉,可是现在的女孩子。

  主持人殷智贤:她把这个理解为义务,不理解为权利,我替谁守呢,我自己要风流快活,这样可能会越轨。

  王元五:对,我们知道动物都知道有节气管他,我们是高等动物,就要有理智,理智是要控制感情的,所以靠感情是要出问题的,我们还得要用理智。理智是规范我们的行为,这就是我们的权利,做姑娘的时候你有做姑娘的权利,做媳妇有做媳妇的权利,做母亲有母亲的权利,你怎么把他用好。

  主持人殷智贤:比如做母亲的权利是什么?

  王元五:做母亲的权利,慈母,“慈”,王凤仪先生解释就是说,慈跟管的区别,慈母不是管,是教、养、育、领、导,把你的孩子培养成才,管不是,管是用你的思维方式、你的想法强制他按你的走,这叫管。所以如果是慈母的话,我们看到过去说,孟母三迁,我不去骂你、不去吵你,我只是看到你的行为,搬家。我们现在是母亲,我们能做到吗?除了打甚至于出言不逊,你给孩子带来的是伤害,然后是逆反,背道而驰。王凤仪先生说,“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导的父母。”因为你没有明白我应该如何做一个伟大的母亲,不知道我结婚的目的是什么,所以随便就是,咱俩好就结婚,明天不好就离婚,没有把这个事情当成一个为人类社会的大事,是人最大的事情。

  主持人殷智贤:现在有网友问,说我们家孩子什么都不跟我说,我不知道怎么下手。

  王元五:因为他跟你说了你会指责他,比如说我跟海南省广播电台去做节目的时候,也有的母亲就用自己的思维去想孩子,本来孩子不是这样想他非得说是,所以孩子最后就不跟你说了。我们一定要学会静听孩子的倾诉,然后去帮他分析,这样我们才能够带着他往前走。他今天给你讲一件这个事,他就会按你的思维说一顿,跟你说完你就这样,以后我不跟你说了。

  主持人殷智贤:很粗暴。

  王元五:所以你一定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们的倾诉,然后你再帮他分析,别看现在孩子小,其实他们心里面的东西很多很多的。因为我也跟一些搞幼儿教育的人在一块聊过很多的事情,他说王老师,现在很多孩子很古怪,我说怎么古怪了?他说你看我们都是搞传统文化教育的,每天让他们读《三字经》、《弟子规》,可是有一天我跟孩子们说,请你们今天写最想跟父母说的一句话,说我不会告诉你们父母的,只是老师想知道。说我收上来以后觉得很恐惧,孩子的心灵很可怕,有的人说,“我现在比你小,没有能力,等我长大了把你杀了”,反抗。有的小孩说“我恨死你了,我烦死你了。”我们看这么幼小的心灵,谁撒的种子?

  主持人殷智贤:你用暴力对待孩子,孩子也会暴力对待你。

  王元五:就像刚刚说的那个女士,我怎么为这个人生孩子,可是你偏偏生了,你种的就是一个苦瓜,你必然结苦瓜,你种的苦果就得自己吃。

  主持人殷智贤:现在还有一个网友问,因为我们特别忙,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那儿去养,应该说也很遗憾对孩子照顾比较小,突然发现孩子现在养成的某些习惯是我们不喜欢的,我们要不要改?

  王元五:我现在也是奶奶,也在带我的双胞胎孙女,因为我可能比较明白一点,我不会让孩子怎么样,我会教给她一些东西,每天我会跟她说,我们今天感恩了吗?吃牛奶的时候我们要感恩所有的一切,给我们很好的牛奶,去跟孩子无意当中说这些。有的爷爷、奶奶,你生的孩子是我孙子,就得我说了算,现在老人的思维方式跟年轻人差异很大,我们可能会用老一代的思维方式去说现代的孩子,甚至于有的婆媳之间有矛盾,可能会跟孩子说你妈怎么怎么不好,我觉得这些都是不可取的。现在你作为母亲没有时间,放到了爷爷、奶奶那里,我希望每一位父母到你下班以后多花点时间给孩子,我那个儿媳妇下班以后,我就把孩子教给她,你可下班了,多抱一会儿你的孩子,(老人自己)你少管一些,让他们之间增加感情,她也会用她的思维方式带孩子。

  主持人殷智贤:这个父母问,现在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他们要不要去改?

  王元五:改很难的,孩子会出现问题的。我举一个例子,报纸登过,原来我在西郊民巷的时候,隔壁的街坊,他们原来插队的时候把孩子送到了农村,爷爷、奶奶带孩子,孩子上到了二年级,觉得爷爷、奶奶带的不好,就带到了自己身边,看到孩子特别不好,就打,孩子说,你都不知道爸爸、妈妈把我吊到什么地方打。最后导致什么程度?儿子把妈妈捅了一刀,那时候儿子已经30多岁了。因为他跟父母回到城里以后,因为都退休了,觉得应该照顾我爷爷、奶奶,(父母)经常跟老人吵。你对于老人,你没有时间带,你给老人带,你要用感恩的心,因为老人的责任已经完成了,把他的孩子培养成人了,他再没有带下一代的责任了,他给你带孩子是帮忙,你在困难的时候我帮你,作为父母,你要用感恩的心,你不会觉得这个孩子各方面不好,你要去怎样。

  主持人殷智贤:不会觉得不如意。

  王元五:你觉得老人太了不起了,这么大的年龄还帮我去带孩子,你用一个感恩的心,这样互相之间就融洽,融洽以后孩子在一个非常融洽的环境当中,他是茁壮的成长。

  主持人殷智贤:他也不会有什么特别出格的,如果很逆反就很难说了。

  王元五:因为孩子是为你生的,也是为人类社会生的,只要他能做对人类社会有益的事就可以了,所以你不要想得太多太多了。我就说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主持人殷智贤:谢谢王老生,谢谢!也感谢各位网友今天下午一直关注我们的和谐家庭公益大讲堂,今天我们请来了王元五老师跟大家分享了家庭伦理,尤其是关于亲子教育这方面的若干理念和一些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对广大网友在家教中如何进行更好的亲子教育有所帮助,下周同一时间我们在公益讲堂再见,谢谢大家,谢谢王老师。

全文鏈接:http://www.jspxedu.cn/html/jiachangzhuanqu/jiachangxinsheng/wulundadao/2010/1122/10199.html

7. 冰火兩重天 加東發炎熱警報加西苦盼夏
【文摘】 明天即将迎来夏至,加拿大东西部天气两极,相映成趣。多伦多市今夏的炎热天气已持续多个星期, 多市市府今早把“天热警告”提升为“极度炎热”警告。多伦多电力公司亦提醒市民,开启室内制冷空调时应注意电费最高收费时段。

      而在加拿大西部,温哥华6月份录得的气温仍然偏低,有可能打破最冷的6月份天气纪录。根据天气预报,未来几天内仍有降雨,最高气温为摄氏13-21度,最低仅11-13摄氏度。不过,即将到来的国庆节长周末天气晴好,便于民众出行游玩。

      资料显示,温哥华最低6月气温出现在1971年,当时平均气温为摄氏13.5度,而自1937年以来,温哥华仅有6次录得平均气温低于摄氏14度。

全文鏈接:http://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234506/lang=schinese.html

8. 「半農半X」生活
【文摘】從《山居歲月》、《托斯卡尼豔陽下》開始,歐洲吹起了一股鄉居風。近年台灣「到農村去」的想法也漸漸開始延燒,今夏行政院農委會更仿照德國的漂鳥運動,鼓吹「漂鳥計畫」,號召青年揮別都市塵囂、走入農村。而日本在2003年,作家 見直紀便已出版 《半農半X的生活》,鼓勵人們順從自然、實踐天賦,在日本獲得廣大的回響。近日天下遠見將出版此書的中譯本,《讀書人》特選摘精華邀讀者先讀為快!(編者)

什麼是「半農半X」的生活?

我大力提倡的「半農半X」,是一種半自給自足的農業和理想工作齊頭並進的生活方式。

一方面親手栽種稻米、蔬菜等農作物,以獲取安全的糧食;另一方面則從事發揮特長、自我雇用的工作,換得固定的收入,身體力行平衡生活。追求一種不再被金錢或時間逼迫、回歸人類本質的生活方式。

這種腳踏實地的生活,提倡每個人都以「順從天意、永續型的簡樸生活」(農家生活)為基礎,將「上天賦予的才能」(X)貢獻於社會,徹底地實踐、宣揚社會使命。

簡樸的生活裡,不論是多麼有限的市民農園、陽台菜園,食物都是自給的,並且能讓人輕鬆、「愉快地」減低消費慾望。

「X」是一種使命(Mission)猁猁發揮自己的天賦特長、獨特技能、擔當起己任,並以貢獻於社會為目標。換句話說,在實踐夢想、為社會付出的同時,也可以換取金錢作為生活的收入。

人類總是以販賣某種東西維生,但是我希望其中不包括靈魂。

每個人都夢想生活在一個「能夠以興趣維生的社會」裡,而這樣的社會絕不是童話,正是非常現實的、二十一世紀的產物。

我稱這為「各展所長的社會」。

「半農半X」的靈感啟蒙

居住在屋久島的作家兼翻譯家星川淳,在我摸索人生路的過程中,給了我相當大的影響與啟發。1995年,星川在《何謂生態學?》一書中,用「半農半著」來形容自己的生活方式(一面以順從自然生態的生活為基礎,一面以寫作向社會傳達正面理念);如果我沒有遇見「半農半著」,就不可能激盪出「半農半X」的理念,也不可能擁有今天的生活了。

僅管內人取笑我:「不過是將『著』換成『X』而已嘛。」我卻直覺地認為,這將成為二十一世紀新生活方式與人生之道的典範之一。

星川在移居屋久島後,開始管理二千四百坪、可以營利的蜜柑園,並且栽種自家用的稻米與蔬菜。星川原本並沒有經營商業果園的打算,但正好有人要出讓,便決定挑戰看看。

蜜柑園的管理與維護非常辛苦,不時令人體力透支。星川在《地球生活》中,描述了他「半農」生活的親身體驗:

「若是維持自給自足的規模,當然不成問題,但是管理以營利為目的的果園,實在超出我的能力。況且,我已經決定不再給地球帶來更多農藥傷害了。還有使用機械、貸款、讓生活步調也跟著忙亂等等,都是很大的難題。

「有鑑於此,我提出了『半農』的構想,也就是並不需要成為可以生產各式各樣農作物,或者以務農維生的專業農夫,只需要將工作時間一半花在用自己認同的耕種方式,栽種自家糧食上,另一半從事有薪的工作就可以了。而我的情況剛好是『半農半著』。甚至不需要死守五比五的時間分配,如果可以在四比四的時間內完成的話,剩下的十分之二,還可以依個人的喜好用來遊山玩水、接近大自然,甚至用來製作更多的物品,換取金錢。」

我如何實踐「半農半X」的生活

1996年,我和家人搬回了綾部的老家,開始一邊通勤到京都市內工作,一邊從事自給農耕。一開始,菜園和農田都是租來的,直到1997年才擁有自己的農地。

目前,我擁有50公尺×60公尺(三反)大的農地,其中二反用來耕種稻米;「稻米減產政策」空出的一反則用來當菜園,栽種番薯和豆類(蠶豆、大豆、黑豆)等等。考慮到耕作太多可能會影響照顧小孩的時間,因此一開始就決定只種稻米跟主要的蔬菜。我覺得,不要勉強自己也是很重要的。

儘管產量主義和效率主義縮短了農夫花在稻田裡的時間,我下田的時間卻還是很長。「今年蜂鬥葉抽芽得晚,插秧的日子可能也要遲一些了,」從前,農夫總是考量天候的狀況,來決定插秧的時間,六月播種,下第一場雪時還在收割的情形,也不足為奇。但是現在插秧的時間都提早了,在公司上班的周休農夫,甚至會在五月連休的黃金周內完成插秧的工作,種田已經不再是配合稻子生長的需要,而是配合人的情況了。

生計收入微薄,心靈收入豐富

環境問題促使我開始尋找更好的生活方式。

我個人認為,環境問題出自心靈問題。為了獲得某種滿足,人們不斷地消費,消費慾望以購物依存症的形式逐漸肥大,這不就是環境問題的根源嗎?

如果在鄉村過著「半農」的田園生活,原則上,生活將會變成「生計收入微薄,心靈收入豐富」。在綾部,一個大人每個月只需要十萬日圓就足夠了。

事實上,這裡的職業選擇有限,大家自然會懂得儉省生活,「量入為出」。

「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人們現在追求的是「小巧」、「精緻」,也就是舒緩、小就是美的生活。

生活的簡化,雖然會令人感到些許的刻苦,但擁有的「X」工作成就卻能豐富心靈。也就是說,當心靈有了真正的喜悅,物質上的辛苦就會變得微不足道了。我們家離市街約有十公里遠,無法經常去購物,但完全不影響生活。

一旦購物的機會少了,不僅金錢支出、垃圾的製造跟著減少,就連汽油的消耗也減少,自然不會污染空氣。

靠著自家製的、鄰居分送的食物,或是以物易物,自然而然就能節約許多消費;不僅有效節省開銷,對地球環境的損害也小。

追求「發現既有」的減法哲學

二十世紀曾經是「製造」、「增加」的「加法時代」,結果是給社會及個人平添了多餘的贅肉,導致各種社會文明病的產生。如今,社會確實正在走向一個「減法的時代」。

除去多餘的贅肉,致力展現社區、家庭、個人等小單位精簡的洗鍊風格;從「規模優勢」轉為追求「精巧魅力」。

東京出版社地湧社的社長增田正雄先生曾經說過:「日本文化並不是爬樓梯的文化,而是無聲無息地,在階梯背後一步步地往下走,將不要的東西一件一件地消減丟棄。」現在流行青苔或山野草的盆栽,其實這就是崇尚減法美學的人,將觀念具體化的表現之一;即是在歐美相當受歡迎的「禪流」。日本的減法哲學,是二十一世紀全世界的知識性地球資源之一。

近來引領風潮的「慢食運動」和「緩慢生活」,其實跟「小巧」是異曲同工的。而「在地學」提倡猁猁放棄「苦求沒有的東西」,開始「發現既有的東西」,也可說是減法哲學具體化的另一展現。

全文鏈接:http://antain829.pixnet.net/blog/post/2107822-%E3%80%90%E5%88%86%E4%BA%AB%E3%80%91%E3%80%8C%E5%8D%8A%E8%BE%B2%E5%8D%8Ax%E3%80%8D%E7%94%9F%E6%B4%BB

9. 安金磊觀點-關於農業
【文摘】你屬於大地,屬於自然,你的行動要符合自然運行規律,包括你做農。

做一個農夫,你不是把重要的精力放在做上,首先要觀察,用最感恩自然和最尊重自然的心去融入。

看到過你們那地方種植作物的四季特點嗎?很重要。你們那裏有多少種鳥類、昆蟲?別小看他們,這是本地區農業裏面重要的生態鏈。他們各有所好,喜歡吃的食物不一樣,你尊重他們,承認他們有生存的權利,你放棄唯我、唯人類獨尊的念頭來看待他們吧,也種一部分他們喜歡吃的食物,便引出來間作套種的法則。你可能以前也這樣做過一些,也許是無意中做過,今天告訴你它的意義吧。要改變你為人類而農作、只為人類而農作、為你全家農作的狹小的農業觀,也要為你當地的生靈而勞作,其實是恢復。

當然你要講求法則,高中低不同高度地搭配植物,東西方向植物高度層次應是由高到底,耐旱的植物在地勢高的地方,反之在較窪的地方,風雨雷電是不能少的,它不僅是一種自然現象,在農業裏它也是重要的能量、植物的營養來源。讓植物盡量都能見到光,風也有傳粉的作用。讓你的生態環境中的昆蟲、鳥類有住的地方,有喜歡吃的食物,當然你要有主栽的品種,這是你主要想要的,可以理解,但和以上所說的並不沖突。

種植上,你可能也要種一些對某些當地最多的單一蟲類有趨避作用的植物,不至於這一種單一的昆蟲太多,過多地吃你的稼禾,來調節一下這個矛盾。你的地上生靈,也應該包括螞蟻、螻蛄、蜘蛛,甚至蛐蛐,還有椿象,所以盡量不要用農藥包衣的種子。

品種也很重要,選擇你當地的經風雨多年的籽種來種植,千萬不要輕信那些所謂的“高產”、“優質”的外來物種,用自己容易找到的肥源,不依賴肥料商。你的汗水是不可少的。你的肥料不是供給植物的,是來養護土地的。你也可以挖塘泥,也可以去漚綠肥、發酵稭稈……

你想過“鋤禾日當午”這句詩的含義嗎?鋤頭在你的作物旱時就是水,保墑;在澇時是火,排澇。還要註意草,不要去得太多、去得太早。你也要尊重和感謝他們,他會給你的健康田園增加力量。

有時候,我們更多地看到的是有形的東西,要做一個農夫,你侍奉莊稼的功夫可能下的很多,但地下的培養工作可能疏忽。那是要改變的。因為土壤是我們農業裏面的第三個世界。我們要讓她充滿很多氧氣,有很多蚯蚓,有益的微生物,這就需要你更多地培肥,才能做起來。她是你作物豐收的根本保證。她的健康、活力很重要。

做農夫,但不是在做農業,而要想到是維系農業。總結五條法則:

一,順應四時而動,不時者勿種;

二,給飛行的鳥和昆蟲種一些食物,要照顧到所有的生命的存在;

三,立體種植,對營造生態小氣候非常有作用,是對陽光、空氣、水肥最合理的運用;

四,對草要尊重並合理運用;

五,活性的肥源是養護土地的保證,要照顧到地下土壤中的生靈,就如同照顧我們的鳥和昆蟲一樣。

這樣做下來,一年、兩年……你身心的良田收獲得最多,就能達到給更多生民立命。

全文鏈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309826/

10. 道德是生命的靈魂
【文摘】人生如演戲 首先明白去了那裏應該做什麽

 所以我們為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誰。就像那天晚上在學校講的那個老師一樣,

你要到學校門口,先慢走一步,定下來想想:現在去哪裏?去做什麽?你到學校

,你是老師,老師為人師表,否則的話誤人子弟。回家的時候定定神,想想在家

裏我是誰。我回家不是老師,跟學生可以指責,回家就不是了。家裏是親人,除

了父母還有丈夫或者妻子,你首先要明白你到哪裏。所以有一句話說:換一個舞

臺唱一場戲。人生如演戲,首先明白去了那裏應該做什麽。否則有人起哄叫你下

臺,下臺的時候你還覺得委屈:“我哪裏錯了,我多好啊!”

    我們想想,在一個公司你沒有做好,老板炒魷魚,家裏誰炒誰?是兒子炒父

母還是父母炒兒子?大家應該知道“我是誰”,找到自己的本份。中國有一個俗

話:各行其道,各正本位。家庭道跟我們行車路沒有區別,必須要各正本位,各

行其道。如果你走錯了,家庭裏出現矛盾。路上也是一樣,如果不各行其道就出

車禍、道路堵塞。

   我們把家庭搞好了,才能為和諧社會做貢獻。 我們國家提出和諧社會,古人

早就說過,家齊才能國治。而家庭要和諧,先想想我們個人和諧嗎。你個人不和

諧,家庭怎麽和諧?家庭不和諧社會能夠安定嗎?所以我們先從自身開始,找回

自己,不要把自己丟了。自己丟了哪裏都不知道。

在家庭有家庭的定位,在單位有單位的定位。你本來做員工,偏偏要去改變老板

的初衷。在北京有一個女孩一個多星期換一個地方,後來她找我問為什麽。因為

你老是想讓老板按照你的意思去作,你要明白你是給什麽人打工。是老板給你打

工嗎?你給老板打工,你不按照他的意思做,他能不炒你嗎?

王鳳儀老先生講的不但有家庭道,還有工作道。他之所以把事情做得非常好,就

因為給人家做長工的時候,進門時他就定神,考察這個家庭,他家的鋤頭、他家

的院子柴火棒,放的是不是歸位。如果歸位了,他就想這個老板幹活不需要快,

而需要幹凈整潔,所以做事的時候按照別人的規矩做,你就要幹凈整潔。到了這

家,這家是鋤頭放得亂七八糟,他就知道這家人幹活需要快,你才能夠呆得下去

。這家本來需要快,並非要整理這些東西。他就不需要,說你耽誤工夫,這叫找

到自己的本位。找到自己的本位的時候,你做事就如魚得水。如果你沒有找到,

你就處處碰壁!如果按照你的意思去要求東家,肯定東家炒你魷魚。

這個叫做定位,各正本位找到自己。在家庭如何做到這些?王鳳儀老善人有一本

倫理道德書,就是姑娘叫做姑娘道,媳婦叫做媳婦道,父親叫做父親道,兒子叫

做兒子道,老人有老人道。家庭兄弟父母應該如何相處有家庭倫理道。如果家庭

各正本位要求自己,家庭自然和睦相處,否則的話家庭產生矛盾,老人不像老人

,兒子不像兒子,孫子不像孫子。

中國最傳統的文化是:百善孝為先

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最傳統的文化是:百善孝為先。孝是什麽?什麽才是孝?

我們中國的語言很好:要孝順。現在很多人都說“我很孝順,我每個月給父母幾

百塊錢。”我們大家想,孝還要有順。給錢是因為小的時候不容易,他養育你,

今天他老了我們應該養老,這個叫做孝,而不是順。那麽什麽是順?順是老人的

心,你要了解他,他愛的人你要愛,他喜歡的事情你也要喜歡,才能順著他的意

思做。這個叫做有孝和順。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講得非常清楚,一個家庭首先有祖,有祖以後那麽才有後面的

父,有了父,才有母親。這是我們傳統的家庭,所以在家庭裏要做到感恩。我們

人從哪裏來?不是都從祖先一代一代傳到現在嗎?

有件可笑的事是,在佛山有一個老師,大學畢業了為人師表了,她還不知道這個

,她講“孩子是我生的”“你一個人能夠生?”“當然是我生的,一個人能夠生

的,當然是我一個人生的!”最後沒有辦法,說了一句不好聽的話。你能夠生嗎

?你看到了孩子,你要感恩你家的先生。生了一個孩子在家裏很高傲,每天很高

傲的講話,所以在廣東看病都沒有辦法治,查不出什麽病來。第一天去我們那裏

是先生背的,因為她是一個新面孔,你看病不著急,先聽課。第三天自己能走到

四樓,她才明白如何做人。

回家以後,她就進廚房跟先生說:“我做飯。”她先生不相信,僅僅兩天就大變

樣?當我們走的時候她自己上臺講:“我錯了,因為不明白做人的道理。我覺得

來家裏我拼著命給你生一個孩子,這種態度很高傲。”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人有一

句話叫做高處有險,一個人整天在山頂坐著、走路,你是不是提心吊膽、怕跌倒

?如果在山下走路,即使摔了,沒有生命的危險。如果一個人站得太高了,生命

受到威脅,她不是這樣嗎?第一天來的時候是先生背的,後來跟先生說不用你背

,我自己可以上去。一個高傲的人改變了自己的心態,找到自己的本份,重新開

始做人,就象吃了一顆大力丸。原來醫生也不知道她是什麽病,就是沒有力氣,

在家裏休息。

你想,你一個人耽誤了多少事情?在家裏,本來你的年齡是應該照顧老人,可是

現在你病成這個樣子,父母著急,公婆著急,首先你不孝順。那麽先生還要惦記

你,不能正常地工作,你不是虧了夫妻道嗎?教不了學生,你不是虧了教師責任

嗎?做不到教育子女的責任,你自己有孩子而不能做到母親的責任,又虧了母親

的道。想想你虧了幾個道?你有了幾種心態你不產生疾病嗎?

道德是生命的靈魂

所謂道德,道是個人的本份,德是完善本份。男有男的本份,女有女的本份,老

人有老人的本份,少年有少年的本份。沒有完善本份,等於你來到這個世界冤枉

了。道德做得到位和不到位,就和家庭興旺和不興旺直接有關,特別是和老人的

道德有關。

在善人道裏面有定位,明天王老師會講,木火土金水,土是為老人,所以老人土

為道。一個家庭的老人沒有道,子孫萬代也不興旺,事業也不行。我記得今天有

人問:我的小孩為什麽的不聽話?——沒有道德的家庭子女不孝。所以說道德是

生命的靈魂!這個題目是我在佛山講課以後才發現有這麽回事。

道德,道是絕對要行的,德是絕對要做的。我們看一看,哪個家庭興旺發達,代

代興旺,他的家風肯定非常良好。如果沒有道德的家庭偶然發達了,但是很快馬

上就衰敗了,而且可能衰敗到連人口都不存在。有道的人看根,無道的人看苗。

所以我們經常只看表面,不懂得看內在。

身體不好,子女不孝,家庭不合,事業不順,多災多難,都是因為沒有定位,不

明本份,不守本份,而且常常超出本份,嚴重就是過分。只有學道行道,各自完

善本份,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道就是本份,就是定位;德就是完善本份,圓滿定位。

有道才有德,無道便無德;有德才有福,無德便無福。

德是房基,福是房架,房基好了房架才好,福報才來。所以說,我們人的靈魂能

夠圓滿,才有威力。如果靈魂不圓滿,那麽色身就有傷害了。從前年開始,我為

什麽經常說念佛是念命?念佛是把靈魂念正本位,道德是把事情做出來,讓靈魂

回歸本位,大家能懂嗎?

過去我本人也是無德的人,在道德上也沒有做得到位,也不明白這個事情對生命

有用。在有緣得到一些大德啟蒙以後,自己再慢慢地觀察對照,發現實在有這麽

回事:你自己否認了道德,也否認了靈魂。

真正修道的人,一人修道一家福報,一人了道一方福報。改變自己叫做修道。道

是光明的大道,我們沒有修道,是等於經常走羊腸小道或者全部走山坡路。當然

,人人都有道,惡道、善道、邪魔道,也都是道。邪魔就是邪魔自己,善道是完

善自己,那不一樣,善道為人做好事不求回報不圖名利。德就是做好事以後,還

要遭誹謗刁難而不難過不悲觀,還要有感恩的心,這是德。

真正修道人,觀察這些事情是觀察得出來的,也可以說修道人第六感特別靈敏,

有能力觀察出來。沒有修道的人第六感不靈。

我們人人都想好,認為得到好處是對自己好。我想問一下大家,本來吃兩碗飯就

飽,我們吃了五碗飯、八碗飯有好處嗎?是不是過分了?所以,貪得往往發生災

難,而且過分常常比不到位的災難還要大。你們不知道過分是什麽。曾經有人問

我,什麽叫做到位。我說:你要一個玻璃杯,倒了一半水叫做到位嗎?正好倒到

杯口叫做到位,再倒的時候全部溢到外面是不是過分?(答:是!)大家說不知

道什麽叫做到位,沒有學道很難懂得到位是什麽。

我原來不學也不知道中庸講什麽。如果天平裏面,一方多放了一點東西,這個天

平還能夠平衡嗎?(答:不能。)只有兩邊要放同等的才能夠給天平產生平衡,

對不對?所以說,過量也不是,不到位也不是,這個叫做中庸。

道的原則告訴我們,首先認識生命,我們本身需要這些,我們需要周圍別人來認

可我們;第二也需要別人來贊嘆我們;第三,在我們沒有能力的時候,需要別人

幫助我們。那麽,我們平時想到這三個方面,普利周圍,那麽到我們需要的時候

自然得到。如果只等別人的幫助,那就不是這麽方便的事情了。

所謂道是耐心的,德是能忍的。我有一句話:耐心通大道,能忍萬事成。而且要

甘心做,德是不怕吃虧,怕吃虧不是德。怕吃虧就永遠吃虧了,不怕吃虧才永遠

沒有吃虧。也可以說,道本身是明白一切,德的本意是完善一切。只明白沒有完

善,也等於沒有明白一樣。問大家這句話有沒有道理?(答:有。)如果說沒有

道理,我想問一下,明白吃飯能飽,不吃能夠飽嗎?所以事情需要做出來,不是

需要我們講得好,應該是需要我們做得好。道是定位,是本份;德是完善定位,

完善本份。不管條件環境的變化,始終都要努力完善自己。即使有各種障礙,始

終不改變誌願,不難過不悲觀,樂觀面對為圓滿。

王鳳儀老善人有這麽一句話:誌要高,意要大,心要平,身要矮。這個叫做道德

的概念。我在老人家這種概念上,再加幾句:道要寬,理要和,情要實,愛要真

道,人人都有道,但是分有公道和私道。公道私道都是道,公道需要完善自己為

因,慈悲公眾利益為果;私道就是個人利益為因,為求福報成道果。公道如大地

,平等利益,奉獻人生,甘願只有承受沒有償還,知道滴水杯中,點點滴滴不怕

吃虧。

有德的人才明白:自利利他功德無量。自利為完善自己,利他為奉獻社會。道德

是完善生命的。道德是房基,也是生命的基礎。萬世萬物沒有基礎就不能成立,

就不會發展壯大。那麽,要健康長壽,又要有無上的財富,必然要用時間在完善

道德上下功夫。

道德是天地的規律,本份是個人的規律。我們違背了規律,人就要有災難,所有

一切道德都是成全生命的方案。有病去醫院,醫藥可以醫病,但是我們不能夠醫

我們的煩惱,也不能醫我們的業障,更無法醫治我們的命。簡單說,就是藥不能

醫命。

現在科學發達,非常好,科學可以讓衛星上天,但是夫妻打架是科學不能解決的

問題。有什麽按鍵一按就能夠解決夫妻矛盾?所以不守本份就會讓一家遭殃。父

母沒有愛心,子女就遭殃;子女不孝父母也遭殃。所以今天早上有人問:小孩為

什麽不聽話?我在這裏講一講,如果子女不孝,在子女身上找答案,永遠找不到

,應該在自己身上找答案。就是在父母身上找答案,在老祖宗身上找答案。

道德是救家救國救社會的。哪一個家庭有道德,這個家庭圓滿;哪個社會有道德

,這個社會就會發達;哪個國家有道德,這個國家就永久不衰。人沒有道德就變

成不倫不類的人,家庭沒有道德這個家庭就亂,國家沒有道德,就有動亂和戰爭

等等天災人禍。道德根本不是什麽迷信,道德就是傳統文化教育的精神,

人人都有道,人人都有德。但是甘願做才有,不願意做就沒有了。如何做得圓滿

呢?就是無怨無悔,那就圓滿了。雖然自己做了,但是做了還有埋怨,那就不算

圓滿,也可以叫做有漏了。

我們大家研究道德,應該說是研究生命。打一個比方,飯需要人吃還是人需要吃

飯?大家回答。(答:人需要吃飯。)所以古代有兩位大德,他們在這個方面上

,就是見地有不同。一個說身為菩提樹,一個說菩提本無樹。意思怎麽說?原來

我看這個根本不理解在講什麽,只能知道這個好念而已,也不理解它的意思。身

為菩提樹,就是講行為上的,好壞的行為有什麽結果,那就表示在有行為。有行

為,自然產生了好壞偏差。慧能怎麽說——菩提本無樹。好也不做,壞也不做,

有什麽好壞在那裏。

昨天晚上我在學校裏面講,要教育學生懂得:念書不是為了老師念書,也不是為

父母念書,應該為自己念書!我們所作所為為自己做,不是為了什麽人做。如何

理解做到圓滿呢?就認為要為圓滿自己的果報而做,那就做得圓滿了。比如我們

說大慈悲,假如一個人一生什麽也不做,那麽這個人能夠有成就嗎?天天做的人

會死得快嗎?有這麽一回事嗎?應該說,生命到報廢的時候,不管做不做,都是

要報廢的。做也要報廢,沒有做也要報廢。如果你做了認為吃虧,那沒有做的人

賺在哪裏?賺什麽?沒有做的人反過來欠債!做得多的人是果報圓滿!所以這裏

有一句話:受苦了苦,受難了難;舍得舍得,不舍不得。

如果大家沒有從命好命壞這兩個方面看待問題,那我們從哪個地方看?比如同坐

一部車,翻車了為什麽車上人沒有死完?命大的人連皮膚都沒有擦傷,短命的人

當下就走了。我曾經有坐車翻車的時候,那時因為過大彎路,司機見了一幫牛,

急忙打方向盤,最後車子翻了下去,下了三個臺階。我那個時候一路念大悲咒,

車子翻了下去冒煙起火了,我們所有人都是從窗口出來,總共27個人,沒有哪一

個人受傷。所有人都命大,所以沒有死。應該說車子翻下去三個臺階相當於五層

樓高。車子到下面全部報廢了,但是人沒有事,只有一個牙齒斷了,其他人沒有

傷到。所以道德能給一家人健康長壽,擁有財富。如果大家專門研究風水來讓自

己得到健康長壽和擁有財富,那就絕對搞錯了。

如何醫治煩惱呢?應該放下、原諒、感恩,這樣才能解決由煩惱產生的病。要做

到這些,首先就要認命。命好了自然就沒有災難了,有災難是自己的命招來的。

看不破、放不下,怪誰都沒用。

有認命,才有明白認知一切因緣。現前順逆之事,一切喜怒哀樂的發生,難道不

是自己命中招來嗎?認命才不埋怨,才有知恩、感恩。埋怨等於不認命,等於不

明白因緣。不認命,生埋怨心,等於不甘願圓了一切緣。生命因有緣而有情有恩

,所以要知恩感恩報恩。如果有緣而不感恩,反而互相刁難找麻煩,甚至打罵,

那就是沒有良心,無情無義,等於今生今世欠下一大筆債。認命就是認識一切好

壞,所有現前都是命中招來的。命好,所住一切緣都是良好;苦命,薄命,賤命

者,所住一切緣都是招痛苦、招災難、招煩惱之事。所以,一切順逆之事,都是

自己命中招來的。要想改好命,就要從道德上去努力,只有道德才能完善生命、

把握生命。

老人不守本份,子女不孝,男不成家,女不出嫁,賭嫖漂蕩,好吃懶做。子女不

守本份,老人常有災,甚至早夭壽。男人不守本份,子女有傷殘,妻子會有災,

或者有分裂。女人不守本份,丈夫會有災,甚至早夭亡,或是有外遇,也會影響

子女健康。
 

夫妻關系不好,特別是男人離開家庭,有外遇,說明你們女人沒有完善自己。你

們自己沒有完善自己,都認為自己做好了。我說過,你做好了家庭應該好,為什

麽會這樣,對不對?做好了家庭應該好,應該沒有問題才對,為什麽會這樣?家

庭有問題,你為什麽還辯護自己,說自己做好了?那你要騙誰?騙哪一個?痛苦

明明在心中爆發了,你還在騙人。

我們中國古代的人和我們出家人為什麽穿這個長褂?古代有這樣的說法:好女人

不漏口,好男人不漏手。這是古代的風範。現在人類進化了,有些卻是可悲的進

化。好女人常微笑、不說話,以平常心完善自己,依本份做應該完善的事;好男

人常常安然自在,不會動手打人,打人的男人不是好男人。女人不露口,是指女

人不要講話太多,講話太多,就會女人多事、男人無誌;女人說話多了,一家陰

氣重重,所以男人都不想回家。男人殺氣重重,動不動就打人,這個家就分散了

人說了過多沒用的話,傷元氣;眼看過多是非,傷精神;耳朵聽過多不該聽的音

響,傳聽是非,傷人心情。做事沒思量,不該做的事,常為小差,動身手無理鬧

事,大傷感情,致使六親傷殘,家庭六親出現差錯。明智者,第一反應,思量事

故原因,從自己乃至合家,是否有漏洞,觀察缺德在什麽地方,找出答案,著手

解決,撥除禍根。立愛心,找答案,建知恩,處理事,不處人。男人動手是羅剎

鬼,女人動口是夜叉鬼。從根本上,實際解決問題。男慈女賢,合家安然。

天地是成全有良心的人,不會成全有殺氣的人;天地成全大公無私的人,不會成

全貪不義之財的人;天地成全正正規規的人,不會成全亂來的人;天地成全說真

話的人,不會成全說假話的人;天地成全勤勞節儉的人,不會成全貪吃貪睡的人

從個人到家庭,若殺氣重重,一家有災難。家庭若貪得無厭,就會有人喜歡賭博

吸毒,反過來失財。家庭中,男女混亂,家就亂套、不和諧。我們經常說話不算

數、打妄語,家裏就什麽事都不順利,還被人騙。這裏有兩種貪,一種是貪不義

之財;另一種是貪吃貪睡。這種貪心過重的人就容易有顛顛倒倒的病。

人怕理,馬怕鞭,蚊蟲怕火煙;事怕雜,言怕多,行路最怕錯;不講理,作霸道

,最怕不要命;講文明,知本分,共同守本分;要認命,安分命,過分命不安。

剛才我們講到,過分容易造成命不安。我們佛教經常說的一句話叫做冤親債主,

那麽冤親債主是怎麽來的?為什麽叫做冤親?既然是冤家還有什麽親不親?大家

絕對不知道,我們往往在家庭結冤非常多,在外面結的反而較少。麻煩別人就變

成冤家。我們凡夫的愛是麻煩人,佛菩薩的愛是成全人。所以只有凡夫才有冤親

債主,修道的人是沒有這些的。冤親是自己跟自己家裏人作對,債主等於我們專

門享受別人的努力成果,自己什麽都不做,好吃懶做,不欠債嗎?如果我們人把

一些意外的事情承受過來叫做把債務償還。有一句話叫做:冤有頭,債有主。有

道才免冤,有德才免債。
 

我們都想做個明白人,那怎樣才算明白人?明白人的標準:明者,明了自己是善

的還是惡的,是好的還是壞的,是快樂還是煩惱的,你做的一切是善意的還是惡

意的,你說一句話做一件事情達到了自利利他沒有,說一句話做一件事情有沒有

知道對自己對別人有好處或者有壞處。“白”,是懂得“因”和“緣”之間,是

否達到共識,明了互相之間是否達到共識。如果互相之間沒有達到共識,能使雙

方達到共識,這個叫做白。所以明白就是這麽說的。

明和白連起來就是說,知道自己的本份,明白周圍的緣份。明是光明的道路,白

是****明的道路。所以我們要做明白人,不要做糊塗人。明白什麽?明白自己的

本份,完善自己的本份。從而達到完善生命、把握生命。

明白人自然努力做到:我愛人人,從我做起;我為人人,從我做起。不明白的人

認為這樣做吃虧。真正修道的人,應該是不管別人好不好,要看自己對不對。首

先明白定位,完善自己,斷一切惡,還一切債。真正有道德的人,不造是否,不

說是非,不傳是非,不聽是非,不看是非,不辯是非,明白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要做關閉是非的人,做理智解決是非的公道人,做和平完善是非的道德人,做有

勇氣承受是非的人,做圓滿福德不怕是非的人,做斷一切是非惡根的人,做順逆

到來能平常歡喜順受的樂觀人,做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人,做只有承受、沒有

償還的人。

我曾經碰到這樣一件事情。有一位老人,他兒子什麽壞事都做,特別是不孝順母

親,回到家裏,動不動就是打母親。後來,在他們跟我談話的過程中,問我怎麽

解決這個問題。我說你兒子多大了,他說28歲。我說那他是什麽樣的人?到外面

跟別人很好,回來跟我們就是不很好。後來我覺得好奇,有機會見一下你的兒子

。我平時一般不主動看人,後來我去看了以後,我看到的這個人很不錯,就跟他

談話了。

我說:我見到你是一個很帥的男人,你今年28歲,你有朋友嗎?他說有,我說你

跟你的朋友一樣嗎?開始他說一樣,我問他哪個方面一樣,生活工作,家庭裏都

一樣嗎?後來他想一想,工作不一樣,他們有良好的工作,我什麽都沒有做。我

說是誰沒有給你做,他說我自己不願意做。因為他父母親只有他一個兒子,他就

專門回來跟父母拿錢去賭博,不給就打人。本來他爸爸有病,我說你爸爸不過幾

天就死了,後來他馬上流淚了:如果爸爸死了,我就沒有依靠了。我又再講,爸

爸死了以後媽媽不超過一年也會死的。結果他哭得很傷心,還知道哭,表示對父

母親有愛心,有孝敬。但是剛才他自己說,什麽都不願意做,28歲的人了什麽都

不願意做,我就說:你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自己。後來他問怎麽辦?如果他們走

了我就沒有依靠了!我說:正因為不孝,所以克死父母,你是天天給他們煩惱,

他們不死才怪,他們活在這裏跟地獄一樣,有兒子等於沒有。後來他說我錯了,

我要孝順我父母。後來我問:你能夠做到嗎?說話算數嗎?他說:只要能夠挽救

父母,我什麽都願意做。我說:你今天晚上回去,自己做飯,然後遞茶給他們認

錯,從今以後我要做好。

他說話也算數,真正做到了。過了第三天,他父母對我講,我兒子回去真的變了

,變成另外一個人。後來他們也高興了,我講今天晚上叫他再過來,他到了,我

說這次有辦法,你爸媽可能有救了。後來他主動去他的朋友工廠上班,願意做工

了。聽說什麽苦工也都願意做,朋友也感覺奇怪,原來什麽都不做,現在怎麽變

了?所以道的威力是感化人。

 

我們老人如果有小孩不明白,你老是怪他,永遠不能轉變,兒子糊塗跟自己糊塗

直接有關。自己有德了,子女自然而然孝順,自己無德子女自然不孝順。所以古

代人有的家庭,廣修陰德,寧可不留財產給子女,為什麽?你有本領留財產給子

女,你是把子女變成無能。如果廣種陰德給子女,你是希望子女超過你。我想問

大家創造財產給子女好,還是種陰德好?(答:種陰德。)種陰德是給子孫萬代

造福,目的是希望子女能力超過自己。我們現在能夠做到三分功德,將來子女能

力超過七分。

全文鏈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7547980100nmhx.html

================================================================
水果伊甸純素有機農場周报網址: https://fruiteden2.wordpress.com/newsletter/
歡迎任何感興趣的朋加入本群發組,請致電: fruit.eden@gmail.com
================================================================

About fruiteden

grow and delivery vegan organic fruits and vegetables.
本篇發表於 伊甸週報。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